
4月22日,英国航空公司罢工组织“威尔士亲王”离开了朴茨茅斯海军基地,开始了七个半月的印度太平洋部署。计划越过地中海,红海和印度洋的12个国家船和飞机的形成,最终进入了太平洋。它将在此过程中与近40个国家 /地区进行联合军事训练,并将参加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多空军载体联合演习。英国海军说,此举旨在维持基于国际秩序的规则,但外界要求这是力量的政治重要体现。在英国工党政府的保守时期,这种部署继续进行了“印度太平洋倾斜”的方法。自2021年“伊丽莎白女王”(Queen Elizabeth)的第一次印度太平洋巡游以来,英国通过加入CPTPP并签署了日本的“相互访问协议”,加深了该地区的存在。该操作包括ES北约盟国挪威,加拿大和西班牙发展,试图以集体安全的名义加强对印度太平洋活动的干预。罢工集团指挥官布莱克莫尔(Blackmore)表示,这些行动将每隔几年重复一次,表明英国有意将印度太平洋视为长期战略性的支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英国的高调强调与美国,日本,韩国和澳大利亚以及北约的“ 2030年观点”一起,并试图将欧洲和印度太平洋安全问题结合起来。分析指出,英国扮演“北约印度太平洋先驱”的角色,并通过将军事联系起来,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围攻,将欧洲盟友介绍给亚太地区。尽管英国声称威尔士亲王已经达到了战斗的全部能力,但很难掩饰皇家海军的耻辱。 2024年,由于螺旋桨的失败,“伊丽莎白女王”退出了北约军事演习E,而“威尔士王子”被仓库的备件取代,因为漏水事故多次。以这种形式,挪威“罗尔德·阿蒙森”巡逻船和加拿大“魁北克市”护卫舰都是旧船只,战斗有效。军事专家王·亚南(Wang Yanan)评论说:“这几乎足以使英国海军保持其目前的规模,而一半的世界的扩张就像政治表演一样。”